现如今,中小学家长QQ群、微信群已经成了家长与学校老师沟通的便捷渠道,老师在群里发布通知、布置作业;家长也能方便地与老师沟通交流,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。
不过,有不少家长反映,班级群不仅是老师发布通知的渠道,还是一个「曝光台」。
比如前段时间,网上就流传着这几张截图:
老师在家长群里没有完成作业、课后没有复习的同学、没有认真听讲的同学……每一个项目没做好的同学,老师都直接在家长群里点名。
其实类似的事例还有很多:
家长没批改作业被老师在群里怼。江西一所三年级学校的家长群中,老师点名批评了几名没给孩子批改作业的家长。
老师随时在群里直播学生的动态。几点前哪些学生没到教室学习,哪些学生课堂上看课外书,老师都会把消息发到家长群里。
对于这种点名式管理教学法,不仅仅有批评,还有表扬。对此,家长们的看法各有不同:
其实,“当众指责”的方式,并不会带来长远的正面效果。
孩子不会因为受到当众指责而有自发性进步,反而会因为一直处于被评价的位置,而找不到独立实现自我的空间。
如果孩子在被当众批评后选择改变自己的行为,这不是出于自省,而是因为害怕被再次羞辱。这时孩子对老师的感受就不再是“尊重”,而是“畏惧”。这就是“假象进步”。
既然这种点名式管理教学法,为什么老师有时还会采取这种做法?
很大原因是,每个合格的老师,都希望孩子能拿到更好的成绩。也会在一个孩子犯错误的时候,抓住机会教育班里面的全部孩子,这是教育学里常用的“机会教育”。
与其对这种通知过度反应,不如做好情绪管理,配合老师的工作,或者私下沟通,找到更好的处理方式。
“仔细聆听,善意回应”,这八个字是适用于家长、老师和孩子三方之间的沟通方式。